百达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百科   
[0]

绝句(诗歌体裁)

目录

绝句的定义

绝句(诗歌体裁)绝句(诗歌体裁)

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,每首四句,句式整齐,讲究平仄和押韵。其名称源于南朝文人联句的"断句"传统,因截取律诗一半的形式被称为"绝句"或"截句"。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(每句五字)和七言绝句(每句七字)两种主要形式。


历史发展

  1. 起源阶段(魏晋南北朝)

    • 受汉乐府民歌影响,出现五言四句短诗,如《子夜歌》。

    • 南朝梁陈时期,"联句"活动中文人创作断句,成为绝句雏形。

  2. 成熟阶段(唐代)

    • 格律定型:受律诗影响,形成平仄、押韵规则。

    • 创作高峰:李白、王昌龄、杜甫等大家推动绝句艺术达到顶峰。

  3. 后世发展

    • 宋代以理趣入诗(如杨万里),元代注重民歌风味,明清延续传统。


格律特点

  1. 字数与句数

    • 固定四句,五绝共20字,七绝共28字。

  2. 平仄规则

    • 遵循律诗平仄规律,常见格式有"仄起式""平起式"。

    • 例: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为五绝仄起式首句不入韵。

  3. 押韵要求

    • 二、四句必须押平声韵,首句可押可不押。

    • 多用《平水韵》,禁止换韵或重复韵字。


分类方式

  1. 按字数

    • 五言绝句:如李白《静夜思》

    • 七言绝句:如杜牧《清明》

  2. 按格律

    • 古绝:不拘平仄(如《悯农》),多见于唐前

    • 律绝:严格遵循平仄(占唐代以后主流)


艺术特色

  1. 语言凝练

    • 以少胜多,如柳宗元《江雪》仅20字勾勒意境。

  2. 结构精巧

    • 常见"起承转合"布局,第三句多为转折。

  3. 题材广泛

    • 写景(杜甫《绝句》)、抒情(王维《相思》)、咏史(李清照《夏日绝句》)等。


代表作品

  1. 五绝名篇

    • 李白《静夜思》:"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"

    • 孟浩然《春晓》:"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"

  2. 七绝经典

    • 王昌龄《出塞》:"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"

    • 张继《枫桥夜泊》:"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"


绝句与律诗的区别

对比项绝句律诗
句数4句8句
对仗要求不强制对仗颔联颈联必对
容量即兴感发铺陈叙事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上一篇 素描(素描美图)    下一篇 美轮美奂

标签

暂无标签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