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达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百科   
[0]

张飞(三国时期蜀汉名将)

目录

人物简介

张飞(三国时期蜀汉名将)张飞(三国时期蜀汉名将)

张飞(?-221年),字益德(《三国志》记载,后世常误作“翼德”),涿郡(今河北涿州)人,三国时期蜀汉名将,与关羽并称“万人敌”。早年追随刘备起兵,参与镇压黄巾起义,后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,官至车骑将军、领司隶校尉,封西乡侯。以勇猛刚烈、忠义耿直著称,是蜀汉开国重要功臣之一。


生平经历

  1. 早年从军

    •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,张飞与刘备、关羽在涿郡结义(“桃园三结义”为《三国演义》艺术加工),组织乡勇参与平乱。

    • 后随刘备辗转依附公孙瓒、曹操、袁绍等势力,始终不离不弃。

  2. 长坂坡之战

    • 208年曹操南征荆州,刘备败逃,张飞率二十骑断后,据水断桥,怒目横矛喝退曹军(“据水断桥”见于《三国志》)。

  3. 入蜀与征战

    • 214年随刘备入益州,在攻取成都、汉中等战役中立功。

    • 219年刘备称汉中王,拜张飞为右将军,后升车骑将军。

  4. 遇害身亡

    • 221年刘备伐吴前夕,张飞在阆中遭部下张达、范强刺杀,首级被携至东吴。谥号“桓侯”。


性格与形象

  1. 历史形象

    • 《三国志》载其“雄壮威猛,亚于关羽”,但“敬爱君子而不恤小人”,因暴烈性格招致杀身之祸。

    • 善书法、画美人(明代《画髓元诠》等后世笔记有载,正史未提)。

  2. 文学形象

    • 《三国演义》中塑造为“豹头环眼,燕颔虎须”的猛将形象,有“喝断当阳桥”“义释严颜”等经典情节。


军事才能

  1. 统兵能力

    • 善于指挥精锐骑兵,曾大破曹魏名将张郃于巴西(215年)。

    • 治军严厉,但缺乏对士卒的体恤。

  2. 著名战役

    • 长坂坡阻击战、入川之战、汉中之战等。


家族与后裔

  • 子嗣:长子张苞早逝,次子张绍袭爵,官至侍中;孙张遵于蜀汉灭亡时战死绵竹。

  • 女眷:其女为蜀汉后主刘禅皇后(敬哀皇后)。


历史评价

  • 陈寿:“关羽、张飞皆称万人之敌,为世虎臣……飞暴而无恩,以短取败。”

  • 后世地位:唐代追封为“武显王”,宋元后民间尊为门神,明清时列入武庙祭祀。


遗迹与纪念

  1. 墓葬

    • 四川阆中张飞墓(头葬云阳,身葬阆中)。

  2. 祠庙

    • 阆中张桓侯祠、云阳张飞庙等。

  3. 文化影响

    • 戏曲、影视中常以黑脸虬髯形象出现,代表勇猛直率。


争议与考辨

  1. 表字争议

    • 《三国志》明确记载为“益德”,元代后因《三国演义》流传多误作“翼德”。

  2. 出身推测

    • 有学者据其“善画美人”等记载,推测其可能出身士族而非屠户(《演义》设定)。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上一篇 康有为    下一篇 萧亚轩

标签

暂无标签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