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达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百科   
[0]

唐卡(藏族绘画)

目录

唐卡(藏族绘画)百科知识

唐卡(藏族绘画)唐卡(藏族绘画)

历史事件、藏医图谱等。其名称源自藏语“ཐང་ཀ”(thang ka),意为“卷轴画”,便于悬挂供奉和携带。

2. 历史起源

唐卡艺术可追溯至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,受尼泊尔、印度和汉地绘画影响逐渐形成。据传,松赞干布用鼻血绘制的《白拉姆像》是早期唐卡代表。佛教在西藏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了唐卡的发展,尤其在吐蕃王朝和明清时期达到鼎盛。

传记唐卡(如《释迦牟尼传》)、宗教哲理唐卡(如《六道轮回图》)、历史民俗唐卡等。

4. 制作工艺

  • 画布处理:选用棉布或麻布,涂胶打磨至光滑。

  • 起稿构图:严格遵循《造像量度经》,使用几何比例定位。

  • 颜料选择:采用天然矿物(如朱砂、绿松石)、植物染料和金银,色彩千年不褪。

  • 绘制步骤:勾线、着色、晕染、描金、开眼(最后点睛)。

  • 装裱:四周镶锦缎,上下加天地杆,象征佛法庄严。

手势(手印)、法器均有特定含义(如蓝色表忿怒,红色表权力)。

  • 构图严谨:主尊居中,周围以“之”字形布局次要人物或场景。

  • 6. 文化价值

    • 非物质文化遗产:2006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遗名录。

    • 藏传佛教载体:是“移动的寺庙”,用于修行、传法和膜拜。

    • 跨文化交流:融合印度、尼泊尔、汉地艺术,体现丝绸之路文化交融。

    7. 代表作品

    • 《绿度母唐卡》:象征慈悲与救度。

    • 《药师佛唐卡》:常用于祈福祛病。

    • 《坛城唐卡》:表现宇宙结构,常见于密宗仪式。

    8. 保护与传承

    现代唐卡面临商业化冲击,但通过设立学校(如西藏唐卡画院)和大师带徒(如勉萨派传承人罗布斯达)延续传统。2014年,西藏启动“百幅精品唐卡工程”推动创新。

    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“唐卡”词条(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418.htm)及其他藏族艺术文献。

    附件列表


    0

  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    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    上一篇 和气道    下一篇

    标签

    暂无标签

    同义词

    暂无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