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达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百科   
[0]

盘虬卧龙

目录

词语释义

盘虬卧龙盘虬卧龙

盘虬卧龙是一个汉语成语,由“盘虬”和“卧龙”两个词组合而成:

  • 盘虬:指盘曲的虬龙(传说中有角的小龙),形容事物曲折缠绕的姿态。

  • 卧龙:原指蛰伏的龙,后比喻隐居的杰出人才(如诸葛亮号“卧龙”)。
    整体含义:形容树木、枝干、根须等曲折盘旋如龙般的形态,也可比喻事物或人才潜藏不露的状态。


词语出处

该成语的现代用法多见于文学作品中,并非直接出自古代典籍。其意象来源可能与以下经典相关:

  1. 《周易·乾卦》:“潜龙勿用”,描述龙潜伏未腾飞的状态。

  2. 李白《咏山樽》:“蟠木不雕饰,盘虬隐真形”,提及“盘虬”形容树木形态。


文学应用

典型例句

  • 宗璞《紫藤萝瀑布》:“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、下面的待放……像一条盘虬卧龙的船。”此处形容紫藤萝枝干蜿蜒盘旋的生动姿态。
    表达效果:通过龙的意象,赋予静态植物动态美感,突出其苍劲有力、曲折多变的特点。


文化象征

  1. 自然美学:体现中国传统审美中对曲折、遒劲之美的推崇(如盆景艺术、园林造景)。

  2. 精神寓意

    • 象征隐忍待发(如“卧龙”指未显露的才能)。

    • 代表生命力顽强(如老树盘根错节仍生机勃勃)。


相关概念拓展

  • “盘虬”与“卧龙”分用

    • “盘虬”更侧重形态的盘曲(如古树、怪石)。

    • “卧龙”更强调“隐藏的非凡”(如地名、人物别号)。

  • 近义成语

    • 虬枝盘曲、龙蟠虎踞(形容曲折雄浑之势)。

    • 藏龙卧虎(比喻隐藏人才)。


现代使用场景

  1. 文学作品:描写古树、藤蔓、山石等自然景物。

  2. 艺术领域:用于书法、绘画中形容笔势或构图。

  3. 日常比喻:形容复杂交错的事物(如交通枢纽、人际关系)。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上一篇 熟语    下一篇 矢溺

标签

暂无标签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