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达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百科   
[0]

石空寺石窟

目录

地理位置

石空寺石窟石空寺石窟

石空寺石窟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余丁乡,地处黄河以北的双龙山(旧称石空山)南麓。石窟依山而建,背靠山崖,面朝黄河冲积平原,地理位置独特,是宁夏境内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址之一。


历史沿革

  1. 开凿年代
    据史料推测,石空寺石窟始凿于唐代,兴盛于西夏时期,明清时期仍有修缮和扩建。部分学者认为其可能与西夏王室崇佛有关。

  2. 名称由来
    “石空”意为“石山中的空洞”,因石窟凿于山崖而得名;另有一说为“石窟中藏有空中佛光”的宗教寓意。

  3. 历史记载
    明代《嘉靖宁夏新志》中已有“石空寺”的记载,清代文献描述其为“丹岩叠翠,佛像森然”的佛教圣地。


石窟结构与艺术特色

  1. 规模布局
    现存石窟分上、中、下三区,原有13个洞窟,现部分窟室已损毁或掩埋于沙土中。窟群呈南北走向,错落分布。

  2. 主要窟室

    • 九间无梁洞:最大洞窟,宽约12米,深约8米,高约5米,内有彩塑佛像和壁画残迹。

    • 卧佛窟:曾供奉卧佛(现不存),推测为表现释迦牟尼涅槃场景。

  3. 艺术风格
    融合了汉传佛教与西夏艺术特点,部分壁画残留西夏风格的供养人像和飞天图案,彩塑以泥塑为主,部分保留唐代丰腴造型。


宗教与文化价值

  1. 佛教地位
    石空寺是古代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佛教遗迹,见证了佛教在西北地区的传播。

  2. 多民族交融
    石窟艺术反映了汉、西夏、回鹘等民族文化交融,尤其西夏时期佛教艺术的研究价值显著。

  3. 民间传说
    当地有“山藏古寺佛自现”的传说,称石窟为“夜放光芒”的佛光圣地。


保护与现状

  1. 损毁原因
    因自然风化、黄河改道、战乱及近代人为破坏,部分窟室坍塌,文物流失严重。

  2. 保护措施
    1980年代被列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,近年开展加固和考古清理工作。

  3. 现存状况
    开放部分洞窟供参观,但壁画和塑像保存较差,需进一步修复。


旅游信息

  • 开放时间:全年开放,具体时间以景区公告为准。

  • 交通指南:从中宁县城驾车约30分钟可达,建议结合周边中卫沙坡头等景点规划路线。

  • 特色景观:除石窟外,可远眺黄河与戈壁风光,感受西北佛教文化氛围。


相关研究

学术界对石空寺的研究集中于其与西夏佛教的关系,部分学者认为其可能与西夏皇家寺院有关联,但缺乏直接文献证据,需进一步考古发掘。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标签

暂无标签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