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吾尔族
民族概况

维吾尔族(Uyghur)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,总人口约 1200万(2021年数据),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,少数分布于湖南、河南等地。"维吾尔"意为"团结""联合",民族语言为维吾尔语(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),使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的维吾尔文。
历史沿革
族源: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的"丁零"部落,后融合回鹘、葛逻禄等古代游牧民族及西域土著居民。
关键节点:
公元744年建立回鹘汗国。
9世纪西迁新疆,逐渐转为农耕生活。
16世纪伊斯兰教成为全民信仰。
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。
文化与艺术
文学:
口头史诗《乌古斯可汗的传说》、古典长诗《福乐智慧》。
音乐舞蹈:
十二木卡姆(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),集歌、舞、乐于一体。
赛乃姆、刀郎舞等特色舞蹈。
工艺:
艾德莱斯绸(色彩鲜艳的传统丝绸)、维吾尔族刺绣、土陶。
风俗习惯
服饰:
男子戴"朵帕"(四楞小花帽),女子穿连衣裙配刺绣坎肩,喜戴头巾。
饮食:
以面食为主,如馕、抓饭、拉条子、烤包子;特色饮品有奶茶、卡瓦斯。
节庆:
古尔邦节、肉孜节(伊斯兰教节日);诺鲁孜节(传统新春庆典)。
宗教信仰
全民信仰伊斯兰教(逊尼派),清真寺是重要宗教场所。
传统节日与宗教仪式紧密相关,如开斋节会礼。
社会经济
传统以农业为主,擅长种植棉花、瓜果(如哈密瓜、葡萄)。
手工业发达,尤以玉石加工、地毯编织闻名。
著名人物与遗产
哲学家玉素甫·哈斯·哈吉甫(《福乐智慧》作者)。
世界遗产:交河故城、高昌故城(见证丝绸之路历史)。
注:如需更详细内容或更新数据,建议查阅最新《中国民族统计年鉴》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官网。
《结尾》附件列表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