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达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百科   
[0]

张君劢

目录

人物简介

张君劢张君劢

张君劢(1887年1月18日-1969年2月23日),原名嘉森,字士林,号立斋,江苏宝山(今属上海)人,中国近现代著名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政治活动家,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,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。他学贯中西,在哲学、政治学、宪法学等领域均有建树,被誉为“中国宪政之父”。


生平经历

  1. 早年求学

    • 1906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,接触西方政治思想。

    • 1915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,师从哲学家倭铿(Rudolf Eucken),深受唯心主义哲学影响。

  2. 政治活动

    • 1923年参与“科学与玄学论战”,主张“人生观”问题超越科学范畴,强调精神自由。

    • 1932年创建中国国家社会党(后改组为民主社会党),倡导“民主社会主义”。

    • 1946年参与起草《中华民国宪法》,推动宪政民主。

    • 1949年后移居海外,在香港、美国等地讲学。

  3. 晚年与逝世

    • 1969年病逝于美国旧金山,终年82岁。


思想与学术贡献

  1. 新儒家思想

    • 主张融合儒家传统与西方民主思想,提出“返本开新”,强调道德理性与现代宪政的结合。

    • 代表作《新儒家思想史》系统阐述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。

  2. 宪政理论

    • 提出“修正的民主政治”,主张结合中国国情吸收西方宪政经验。

    • 强调“民族自决”与“文化自觉”,认为宪法应体现民族文化特性。

  3. 哲学观点

    • 在“科玄论战”中反对科学万能论,主张哲学与科学分域而治,重视人文精神。


主要著作

  • 《明日之中国文化》

  • 《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》

  • 《新儒家思想史》

  • 《宪政之道》


历史评价

  1. 正面评价

    • 被视为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先驱,其思想对台湾地区民主化有一定影响。

    • 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称其“为中国文化开辟了新方向”。

  2. 争议与批评

    • 因参与民国政治被部分左翼学者批评为“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”。

    • 1946年民主社会党参加“制宪国大”,被中国共产党指责为“依附国民党”。


家庭与弟子

  • 弟弟:张嘉璈(著名金融家)。

  • 弟子:唐君毅、牟宗三等,均为新儒家第二代代表人物。


相关概念链接

  • 科学与玄学论战:1920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问题的辩论。

  • 民主社会党:中国近代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政党。

  • 新儒家:20世纪复兴儒家传统的哲学思潮。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标签

暂无标签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