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
基本信息

名称:黄帝(尊称)
本姓:公孙,后改姬姓
名号:轩辕氏、有熊氏(部落称号)
时代:中国上古时期,约公元前2717年—前2599年
身份:华夏部落联盟首领、五帝之首
象征: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
历史记载与传说
出生与崛起
据《史记》记载,黄帝为少典之子,生于轩辕之丘(今河南新郑)。
因发明轩冕(车服制度)得名“轩辕”。
联合炎帝部落,在阪泉之战中击败炎帝,后于涿鹿之战擒杀蚩尤,统一中原各部。
文化贡献
传说中黄帝时期有诸多发明:
器物:舟车、弓箭、指南车、衣裳、陶器。
制度:历法(干支纪年)、音律、文字(仓颉造字)。
医学:《黄帝内经》(托名之作,成书于战国至汉代)。
部落联盟与统治
部落融合:通过战争与联姻整合炎帝、蚩尤部落,形成华夏族雏形。
政治制度:设官职(如风后、力牧等大臣),建立早期国家管理体系。
都城:定都有熊(今河南新郑),被视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。
文化与信仰影响
道教神化
被尊为道教“中央天帝”,属五方五帝之一。
唐代建庙祭祀,宋元后成为道教重要神祇。
祭祀传统
历代帝王多在河南新郑、陕西黄陵县(黄帝陵)举行官方祭祀。
现代“黄帝陵祭典”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陵墓与纪念
黄帝陵:
位于陕西延安黄陵县桥山,称“天下第一陵”。
现存为汉代所建衣冠冢,历代修缮。
海外影响:全球华人视黄帝为共同祖先,形成“炎黄子孙”的民族认同。
学术争议
历史真实性:部分学者认为黄帝为部落象征或神话人物,考古证据(如仰韶文化)尚未直接关联。
年代考证:具体在位时间无确凿文献支持,多依据后世推算。
相关文献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
《山海经》
《黄帝内经》(托名)
现代研究:《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》(徐旭生)
附件列表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上一篇 香蕉水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