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元任
人物简介

赵元任(1892年11月3日-1982年2月25日),字宜仲,江苏常州人,中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、音乐家、哲学家、数学家,被誉为“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”。他精通多国语言及方言,是中国近现代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人物。
生平经历
早年求学
1892年生于天津,幼年随家迁居常州、北京。
1910年考取清华学堂庚子赔款留美生,先后在康奈尔大学(数学、物理)和哈佛大学(哲学)学习,获博士学位。
学术生涯
1920年回国任教于清华学校,与梁启超、王国维等并称“清华四大导师”。
1920年代参与“国语统一运动”,推广普通话。
1938年赴美任教于夏威夷大学、耶鲁大学、哈佛大学等,后加入美国籍。
晚年与逝世
1973年、1981年两次回国访问,受周恩来等领导人接见。
198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逝世,享年89岁。
学术贡献
语言学成就
现代汉语研究:首创用科学方法研究汉语音韵、语法,著有《中国话的文法》《现代吴语的研究》等。
方言调查:系统记录数十种汉语方言,奠定中国方言学基础。
国际音标应用:首次用国际音标标注汉语方言。
音乐创作
创作中国早期艺术歌曲,如《教我如何不想她》(刘半农词)、《海韵》等,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。
跨学科研究
在数学、逻辑学、哲学领域亦有建树,曾为罗素来华讲学担任翻译,精准传达其数理逻辑思想。
语言天赋与趣闻
多语言能力
精通英、法、德、日、俄、古希腊、拉丁等多种语言,能说33种汉语方言。
曾用各地方言进行“口技旅行”演讲,模仿各地口音惟妙惟肖。
轶事
与陈寅恪、胡适等学者为好友,曾以“同音文”《施氏食狮史》展示汉语同音字现象。
其女赵如兰为哈佛大学首位华裔女教授(音乐学)。
主要著作
《中国话的文法》
《语言问题》
《现代吴语的研究》
《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》
社会影响与荣誉
1985年,其名字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用于命名水星环形山(“赵元任环形山”)。
中国语言学界设立“赵元任语言学奖”以纪念其贡献。
人物评价
赵元任是罕见的“文艺复兴式”通才,其学术研究横跨文理,尤其在语言学领域开创了系统性研究范式,对现代汉语规范化影响深远。
(注:内容综合百度百科及公开学术资料,部分细节可能存在争议或需进一步考证。)
《结尾》附件列表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